柔韧性训练的重要性 | |||
| |||
柔韧素质是指人体各个关节的活动幅度以及肌肉、肌腱和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能力,它是身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热爱运动健身的人群中,很大一部分都只注重力量、速度、耐力和技术的训练,却在很大程度上却忽视了柔韧性训练,从而造成在取得一定进步后进入漫长的平台期,始终无法取得更好锻炼收效,甚至出现伤病情况。在此,我们从五个方面阐述柔韧性训练的重要性。 一、加强柔韧性练习,可以有效地预防运动损伤 大量的训练实践证明,加强柔韧性练习,可以增强肌肉的弹性,增加肌腱和韧带的韧性,有效地防止运动损伤的发生。反之,柔韧性训练不足的运动员,在进行大强度训练和比赛时,由于肌肉和韧带的伸展性差,很容易引起肌肉拉伤和韧带撕裂。因此为了保证训练的系统进行,我们必须把柔韧性练习贯穿训练的始终。 二、柔韧性训练有助手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对肌肉的调节能力 柔韧性训练可以使中枢神经系统对骨骼肌的调节功能得到提高,特别是调节主动肌与对抗肌之间的协调性的改善,可以使主动肌收缩充分,降低运动阻力,改善肌肉的放松能力,保证运动幅度的加大,使技术动作更省力、更轻松。 有资料表明,田径运动员在腾空时两大腿间夹角加大5°~7°,步幅就增加10~12厘米。此外,现代田径训练中,由于力量训练的比例增大,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关节的灵活性产生不利影响,而良好的专项柔韧性和协调性能提高神经支配能力和肌肉控制能力,这也是加强运动人群自我保护,防止运动损伤的有效措施。 三、良好的柔韧性能提高力量训练的效果 柔韧性与肌肉力量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研究表明,良好的柔韧性能强化运动员在力量训练中的表现。澳大利亚的科研人员做了一项试验,9个有训练经验的伸展练习组运动员每周增加两次柔韧训练,另7个对照组运动员不做柔韧练习。8周后,伸展练习组肩部柔韧性平均提高了13.1%,卧推重量平均提高了15磅,对照组没有什么变化。 研究人员认为,卧推重量提高的原因是伸展练习提高了运动员更有效使用肌肉中可伸展部分的潜力。这充分证明了柔韧训练对力量训练的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训练中必须高度重视力量训练与柔韧训练的紧密结合。 四、柔韧性对发展速度、速度耐力和速度力量水平至关重要 柔韧性差会限制动作的幅度,从而导致移动速度下降,而且还会使神经肌肉协调性减退。正确的柔韧性训练不但不会损失速度力量,而且还能提高运动员的速度力量。速度力量的增强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肌肉力量和速度耐力。 一些研究表明,增强关节部位的柔韧性,可改善其周围肌肉弹性和力量能力。较高的肌肉弹力可导致力量的增加,从而提高力量储备。而肌肉伸展与收缩能力的提高又能使肌肉速度力量增大。 举例来说,澳大利亚的科研人员对5000米跑运动员进行了一项实验,目的是研究在肌肉弹力能量得到提高后能否有效提高运动成绩。实验组进行了为期8周的静力性伸展练习,而对照组未进行任何柔韧性练习。实验组在完成正常训练课后用10~15分钟进行柔韧性练习,他们的柔韧性提高31.1%,快速杠铃半蹲提高5.4%,专项运动成绩平均提高54秒43。而对照组运动员柔韧性、快速杠铃半蹲和专项运动能力没有显著提高。从研究结果可以得出结论:柔韧性练习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关节周围组织的灵活性,而且还能增加肌肉力量。由于肌肉的弹性和张力的改善,速度力量也会相应提高。 五、柔韧性练习可以加快肌肉疲劳的顺复进程 运动员在承受负荷时,其肌肉的粗丝和细丝要进行成百上千次的滑行收缩,从而造成肌肉扭曲、缩短,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肌肉僵硬、酸痛。训练结束后大约两个小时肌肉才能恢复到自然长度。但如果进行柔韧伸展练习,肌肉却能更快地回到自然长度,而且肌肉的延迟性疼痛(比如第二天起床后感受到的疼痛)也能得到有效的缓解。这说明柔韧性练习可以加快肌肉疲劳的恢复进程。 柔韧性训练是整个训练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专业运动员还是业余爱好运动的人群都必须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作用,而不能把它看成是一种辅助性的训练,只有切实抓好柔韧性训练,才能取得更好的训练收效与进步。 | |||
|